上半年,受疫情防控形势的影响,我市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全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落实系列惠企纾困政策的力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GDP569.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增速较一季度回落2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水平落后0.3个百分点,差距较一季度缩小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77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68.10亿元,同比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251.20亿元,同比增长1.4%。
(一)农业生产有所回升。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9%,增速较一季度回升1.3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水平落后2.3个百分点,差距较一季度缩小1.8个百分点。其中,其中农业产值18.13亿元,同比增长3.1%;林业产值1.70亿元,同比增长9.7%;畜牧业产值13.38亿元,同比增长13.6%;渔业产值47.36亿元,同比增长3.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4.03亿元,同比增长2.7%。
(二)工业生产稳中向好。1-6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与1-5月相比,增速上升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874.9亿元,同比增长17.5%。从行业看,全市32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增速保持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5.6%。其中,钢铁、建材行业分别同比增长9.7%和4.7%。从用电情况看,1-6月,全市实现工业用电量3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
(三)投资增速反弹有力。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与1-5月相比,增速上涨12.4个百分点。从三大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0.4%;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3%。从质效指标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6.2%;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5.5%;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4%。
(四)消费市场缓慢增长。1-6月,全市完成社零额153.52亿元,同比增长3.0%。与1-5月相比,增速持平。6月单月,社零额同比增长2.8%,增速环比上升3.9个百分点。分规模看,1-6月,限上社零额84.28亿元,同比增长14.0%;限下社零额69.24亿元,同比下降8.1%。
(五)财政收入显著回升。1-6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35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增长7.8%,较1-5月上升19.1个百分点,可比增速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
(六)金融市场稳定运行。6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96.64亿元,同比增长15.59%;各项存款余额1102.08亿元,同比增长9.79%。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建筑业发展偏慢。上半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52.02亿元,同比增长10.6%,低于全省4.2个百分点。建安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3.1%,低于全省4.8个百分点。一是我市本土企业竞争力偏弱,业务量较少。二是机场项目进入建设后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缺乏大型项目支撑。三是我市投资结构中,土地费、设备购置费等费用占比过高,建安工程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批零住餐增速偏低。上半年,全市批零住餐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10.8%、4.8%、3.2%和2.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9个、0.7个、1.3个和2个百分点。佳和贸易、大汉钢铁供应链、鸿辉机械销售额下降超三成,拉低全市批发业销售额增速4个百分点;葛店苏宁易购5月已退库,但因基数较大,拉低全市零售业销售额增速4.9个百分点;恒大酒店、凤凰山庄营业额下降超三成,拉低全市住宿业营业额增速0.5个百分点;花湖金花大酒店、长城花园酒店、雅惠餐饮营业额下降超五成,拉低全市餐饮业营业额增速0.6个百分点。
(三)房地产业有所下降。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80.51万平方米,增速从一季度增长20.6%转为上半年下降14.2%,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10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商品房销售面积为0或下降的有50个,占比约五成。其中“恒大”系项目商品房销售面积合计下降超九成,拉低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24.3个百分点。
(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降幅扩大。上半年,全市其他交通运输和仓储业营业收入5.22亿元,同比下降8.1%,降幅较一季度扩大7.9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省33.6个百分点。赤湾东方物流和汉鄂高速收入下降明显,合计拉低全市其他交通运输和仓储业营业收入增速10个百分点。
(五)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明显回落。上半年,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11.1%,较一季度回落14.8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省8.7个百分点。葛店东湖高新、网营物联供应链降幅均超5成,合计拉低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7.3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惠企纾困。不折不扣抓好国家、省和市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加大宣传力度,简化兑现流程,创新服务方式,真正做到让“政策找企业”,确保应兑尽兑、应兑快兑。加强与企业的常态化联系走访,持续跟踪监测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问题,多措并举提供服务和指导,确保物流、人流、要素流有序畅通,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复工复建,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二)狠抓重大项目攻坚。用好云招商、云洽谈、云签约等方式,强化产业链招商,全力引进一批旗舰型、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强化要素保障,依托项目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用地、用能、环境容量等要素的协调保障,着力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力争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围绕新型基础设施、交通能源水利等政策支持领域,谋划储备一批利长远、补短板的重大项目。
(三)深挖消费市场潜力。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持续开展消费促进系列活动,形成常态化、特色化、品牌化消费促进机制,加强时令节庆营销,紧扣各类重点节日,营造良好消费市场氛围;注重提振汽车、家电、餐饮、文旅等重点消费,积极培育新型消费,发展壮大电商、智慧零售、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提升“互联网+消费”能级。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5 鄂ICP备05017375号-1 主办:湖北省鄂州市统计局 地址:鄂州市凤凰街道寿昌大道45号 邮政编码 :436000 电话:027-60830197 E-mail:ezstjj@ezhou.gov.cn 联系人:刘华良 联系电话:027-60830856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