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市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能源消费结构升级,通过强化重点行业、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节能技改,加快新能源开发与应用,圆满完成年度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一、能源消耗的现状和特点
(一)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较快增长
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633.54亿元,同比增长9.7%。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751.7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41%,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0.75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91%,降幅较去年同期缩窄0.05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基本情况
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68.64万吨,同比下降1.60%,工业增加值391.94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11.3%,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2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1.54%。
从区域来看,鄂城区综合能源消费量51.54万吨,同比增长5.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5吨标准煤,下降6.47%;华容区综合能源消费量36.57万吨,同比下降2.8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48吨标准煤,下降18.18%;梁子湖区综合能源消费量0.33万吨,同比下降41.2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09吨标准煤,下降45.75%。
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2014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总量为468.8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6%。从季度发展趋势看,四季度能耗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较一、二、三季度分别回落14.3、12.88和1.9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节能降耗态势向好。
从工业经济结构和能耗结构来看,轻工业占比逐年提高,且增加值增速快于重工业,能耗降幅高于重工业。2014年全市轻重工业的比重为23.85:76.15,轻工业所占比重比2008年提高10.56个百分点。轻工业占比逐年提高,且增长速度快于重工业。2014年,轻工业实现增加值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70.15亿元,比上年增长9.6%。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7.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轻工业能耗下降3.2%,而能耗较高的重工业能耗下降1.56%,轻工业能耗降幅比重工业能耗降幅高1.68个百分点。
从能源消费品种来看,主要能源品种消费呈下降态势。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品种主要涉及煤炭、电力、汽油、柴油、天然气等能源品种。其中,煤炭消费量662.7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47%;汽煤柴消费量4.88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0.55%;电力消费量71.3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0.77%;天然气消费量4.09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12.9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品种中煤炭消费占46.78%,电力消费占15.21%,煤电仍是全市能源消费的主力军。
行业名称
|
上期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
|
本期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
|
同比增长(%)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7
|
31
|
354.59
|
其他制造业
|
620
|
1568
|
152.75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763
|
1207
|
58.14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15012
|
23175
|
54.38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96
|
441
|
49.00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4332
|
5433
|
25.4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7503
|
9383
|
25.06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1427
|
1739
|
21.88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771
|
924
|
19.89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3163
|
3773
|
19.29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3551
|
4184
|
17.83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2826
|
3261
|
15.38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177887
|
2378749
|
9.22
|
金属制品业
|
49264
|
53413
|
8.42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2611
|
13611
|
7.93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362
|
2484
|
5.13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34212
|
35592
|
4.03
|
食品制造业
|
7462
|
7380
|
-1.10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2449
|
21912
|
-2.3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394467
|
382825
|
-2.95
|
医药制造业
|
33751
|
31059
|
-7.97
|
纺织业
|
13799
|
12685
|
-8.07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6701
|
6088
|
-9.15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242153
|
219673
|
-9.28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17343
|
15318
|
-11.67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2939
|
2566
|
-12.67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662468
|
1415877
|
-14.83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3929
|
3082
|
-21.54
|
汽车制造业
|
25811
|
19845
|
-23.1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8958
|
6833
|
-23.72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1469
|
1104
|
-24.85
|
家具制造业
|
2174
|
1207
|
-44.47
|
二、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能耗需求下降。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08年的26.1%降到2014年的11.3%,逐年降低,导致能源需求量减少,且全国范围内清洁能源加快发展,水电、核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供给增加抑制了火电的需求,相应煤炭消耗减少。
(二)重点企业能耗降低。2014年,我市综合能源消费量过万吨的企业数7家,其能耗总量413.4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总能耗比重为88.23%。从季度看,增幅呈逐季回落趋势。该7家企业能耗同比增幅相比于一、二、三季度分别回落14.99、13.92和2.02个百分点。从占比看,比重呈“先增后减”态势。前三季度该7家企业能耗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能耗比重分别为88.05%、88.31%和88.63%。
(三)清洁能源消费水平逐年提高。目前我市新兴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源热泵、风力发电和尾水发电。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年产能2.72亿千瓦时,太阳能照明160万千瓦时。如鄂州百川畅银新能源有限公司,填埋气发电能力1000千瓦时,到目前已发电500万千瓦时。另外,我市已建成户用沼气4.5万户,年产沼气120万立方米;初步设计风力发电场一处,位于梁子湖区的梁子岛,发电能力为 500千瓦时,年产能100万千瓦时;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300万平方米,地源热泵建筑应用面积310万平方米。我市将不断加大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使用。
(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2014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141家,分布在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生物化工、节能环保六大产业。产业规模从2008年的39.5亿元跃升到2014年的367.1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从10.3%跃升到26.9%;高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从8.1亿元跃升到44.3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从3%跃升到11.5%;六大高耗能行业比重从50.2%下降到41.8%。钢铁、建材产业比重从46%下降到32.5%。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比重由10.5:89.5提高到26.7:73.3。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淘汰落后产能成果显著。“十二五”以来,全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三年累计淘汰炼铁产能111万吨、炼钢产能100万吨、水泥产能62.2万吨、纺织印染产能1183万米、2台90平米以下烧结机一台。从2008年到2014年,单位GDP能耗七年间累计下降了33%,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了75%。
三、对我市节能降耗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目前我市偏重工业结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节能降耗压力依然存在。应将加快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兴新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逐步改变工业结构偏重、耗能大户占比高的现状,着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长期策略。
(二)推动新能源技术集群发展。利用产业园区企业集群的特色,着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和推广新能源技术,加快企业技术改革进程,进一步强化、细化用电需求管理,合理控制新增用电需求,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用电,从而实现新能源技术关联发展、集群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节能降耗。
(三)监测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形势。密切加强工业化进程中能源消费情况的监测和指导,加强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县的能耗变动形势,根据能耗指标变动情况进行判断预测,防止能耗过快增长、不均衡增长,及时消除不合理的影响因素,确保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5 鄂ICP备05017375号-1 主办:湖北省鄂州市统计局 地址:鄂州市凤凰街道寿昌大道45号 邮政编码 :436000 电话:027-60830197 E-mail:ezstjj@ezhou.gov.cn 联系人:刘华良 联系电话:027-60830856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