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推动消费转型升级,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但当前制约发展的因素依然较多。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4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完成零售额100.51亿元,同比增长46.8%,高于全省33.0个百分点。
1、城镇市场占主导,乡村增速加快
上半年,全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63.47亿元,增长 13.8%,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8%,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148.41亿元,增长14.1%。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6.57亿元,同比增长13.2%,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9.2%。与一季度相比,乡村市场增速与城镇市场拉近了0.7个百分点。
2、商品零售成为拉动市场的主要力量
在市场整体趋弱的情况下,批零贸易企业特别是电商企业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加大促销力度,成为拉动消费的主要力量。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商品零售165.4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对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达94.8%。由于上半年春节、五一旺季等因素,大型酒店经营策略逐步多元化,平民化消费特色餐饮吸引消费者,住餐行业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60亿元,占社零额比重达8.1%,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批零行业有力支撑了社零额的增长。
3、网络类消费贡献较大
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中网络类消费实现零售额82.54亿元。其中,服装、鞋帽、针织品类所占比重最大,占网络消费的62.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占25.4%,体育、娱乐用品类占1.6%。其中唯品会(湖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半年缴纳增值税达亿元以上,成为我市的纳税大户。
4、消费结构升级脚步加快
随着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逐步提高,消费结构日益优化,加之电商增长拉动明显。从限上企业25类商品零售类值看,增长较快的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类的商品。1-6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72.5%;化妆品类增长28.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7.1%;金银珠宝类增长20.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当前我市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仍面临在库单位数少、消费热点缺乏、购买力外流、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等制约因素。
1、在库单位数偏少。我市批零行业在库企业数相较于周边及同等地市来讲,企业数偏少,传统重点大型企业更是屈指可数。企业数少无法支撑起行业的平稳增长,重点企业增长或下滑都会对该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2、过度依赖唯品会等电商企业。唯品会(湖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葛店苏宁云商等电商企业的入驻,为我市社零额总量作了较大贡献。除去电商对我市消费品市场的拉动,批零行业难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削弱了我市消费品市场的支撑。
3、市场供给未及时满足消费需求。从居民消费结构来看,城镇家庭及个人消费品逐步进入更新换代高消费阶段,对产品的个性化和品质化的要求更高,受海外购、电商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市消费品市场在消费层次上很难满足市民现有的消费需求;而在乡村市场,假冒伪劣产品仍在流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食品安全,市场秩序仍需加大监管力度。
4、传统贸易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相较于武汉“城市圈”的黄石、黄冈等地的大型购物中心而言,我市本土企业在规模和档次还有一定的差距,缺少核心竞争力,部分购买力也因此外流。如风华电子,受电商和外地进驻家电企业国美、苏宁等挤压,今年以来销售额一直处于下滑态势,1-6月累计下滑2.0%;如锦坤汽车,受周边地市大型4S店影响,本土销售下降明显,1-6月累计下滑18.2%。
三、几点建议
1、加大限上企业入库申报的力度。将限上企业做实,及时补充商贸新生力量,同时充分发挥现有限额以上企业的骨干龙头作用,引导其良性发展、稳定发展,积极培育本土商贸品牌,扩大其辐射面和影响力,为我市消费品市场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扭转过度依赖电商企业来拉动零售额这一局面,实现限上零售额的平稳过渡。
2、加大电子商务的培育力度。鼓励和支持我市龙头企业对接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平台,拓展网上市场,培育网络零售品牌。积极引进优质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完善物流运输等配套产业设施建设,加大对已入驻的电商企业的政策扶持,促进我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3、政府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升我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让消费者放心消费,特别是乡村市场,消除假货冒牌货,从而提升全市的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稳步提高消费对我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目前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创新是企业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唯一出路。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满足并创造消费需求,从而激活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实现持续健康高效协调发展。我市应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创业创新服务链条,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引导企业更加积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支持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维护良好信誉、打造知名品牌,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5 鄂ICP备05017375号-1 主办:湖北省鄂州市统计局 地址:鄂州市凤凰街道寿昌大道45号 邮政编码 :436000 电话:027-60830197 E-mail:ezstjj@ezhou.gov.cn 联系人:刘华良 联系电话:027-60830856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