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9%,低于全市0.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14.86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01.18亿元,同比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39.47亿元,同比增长2.2%,三次产业占比为5.8:39.6:54.6。
按县域口径计算,大鄂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3%,居全市第2位,低于华容区0.4个百分点。
规上工业产值累计完成297.5亿元,同比增长8.91%,增加值同比增长8.1%,低于全市1.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4位。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1%,高于全市26.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位。
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4.12亿元,同比增长6.5%,低于全市7.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4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2.8%,低于全市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7元,同比增长5.6%,增速居全市第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8元,同比增长8.0%,增速居全市第3位。
(一)工业增速小幅下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区在库正常生产规上工业企业共147家,新增入库企业1家,退库8家(保留同期数)。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91%,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5%,快于全部规上工业94.4个百分点。从行业门类看,全区27个规上工业行业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保持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85.19%,降幅最大的为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同比下降61.69%。
从运行质效看,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1.8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03亿元,同比下降22.4%,其中, 24家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超过100%,亏损企业23家,总亏损面为15.65%(计算口径为在库正常生产企业)。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
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1%,增速比1-5月上升14.5个百分点,全市排名不变。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2.6%,高于全市29.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1位。
从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快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4.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4.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5.5%,分别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6%、18.5%、74.9%。
从结构指标看,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1%;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4.6%;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38.9%。
(三)消费市场缓慢恢复
上半年,全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1亿元,同比下降6.4%,增速与1-5月持平。其中:实现限上社零额14.12亿元,逐月累计同比增长6.5%,增速比1-5月上升2.7个百分点。
从四大行业看,限上批发业零售额增长6.7%;限上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0.4%;限上住宿业零售额下降53.1%;限上餐饮业零售额下降13.2%。
从商品类别看,基本生活类商品需求旺盛。上半年,全区限上8类商品零售实现正增长。其中,文化办公类商品同比增长69.3%,中西药品类商品同比增长30.1%,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同比增长23.8%。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四上单位入库情况不及预期
上半年,全区进规进限企业共5家,其中:商贸业3家,工业1家,房地产业1家。新法人新开工项目进库共5家。可以看出今年以来一套表单位申报入库总量少,且存在因为佐证资料不充分、施工合同不规范不完整等原因反复申报入库的情况,导致达标项目、企业入库时间迟、报数时间晚,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严重滞后。
(二)三次产业结构分布不均,第三产业复苏缓慢
上半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54.6%,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放缓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减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季度其他服务业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个百分点;上半年其他服务业仅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6个百分点,拉动增长作用明显下降。
三、对策建议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区经济基本克服本土突发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总体保持稳中有进趋势。下一步,全区上下要深入贯彻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安排,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盯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聚焦稳增长,紧盯项目精准调度,重点要素供给,千方百计促进消费恢复增长,全力以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全面实现全年经济目标任务。
(一)多方并举,夯实工业经济基本盘
一是加强在库企业生产经营调度分析,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找订单、扩市场、稳产能,推动供需互动、产销并进。二是支持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增加产品生产种类、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避免因产品同质化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三是推动工业投资项目投产达效,当前工业投资投产项目不足,下一步要狠抓新建、技改项目投产达效,为下半年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精准发力,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推进在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投产见效,以“拼抢跑”的姿态,抢工期、抓进度,推动项目建设能快则快、早见成效。二是加强项目入库资料审核,优化项目质量,避免“备大进小”“重复报送”“混淆项目类别”等情况出现。三是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积极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及时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资金等各类问题,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三)促进消费稳定恢复
一是做好需求端。用好消费券、消费补贴等政策措施,加强“惠游湖北”、“惠动湖北”等消费券领用宣传,促进日常生活、出行以及汽车、家电、家装等多样化消费。二是做好供给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加大旅游、住宿、餐饮、交运等接触密集型行业的纾困扶持力度,推动服务消费加快回补,稳定生产经营预期。三是促进新消费。聚焦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鼓励和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动能。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5 鄂ICP备05017375号-1 主办:湖北省鄂州市统计局 地址:鄂州市凤凰街道寿昌大道45号 邮政编码 :436000 电话:027-60830197 E-mail:ezstjj@ezhou.gov.cn 联系人:刘华良 联系电话:027-60830856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