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
依新凯恩斯主义,通货膨胀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一是需求拉动通胀,通货膨胀发生于因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二是成本推动通胀,通常发生于油价突然提高时。三是惯性通货膨胀,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物价、薪资螺旋上升有关,这种通货膨胀反应已发生的事件。
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一是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二是奔腾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三是恶性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在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通货膨胀造成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如名义工资、名义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如实际工资、实际利息率等)不变。但是,在通货膨胀率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
对通货膨胀没有单独性的确实量测法,因通货膨胀值取决于物价指数中各特定物品之价格比重,以及受测经济区域的范围。通货膨胀的测量由观察一经济体中之大量的劳务所得或物品价格之改变而得,通常是基于由政府所收集的资料测算。通用的量测法包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GDP平减指数、商品价格指数等。
通货紧缩是指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通货紧缩通常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长期的通货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是通货紧缩,一看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是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既有促退论,也有促进论。二是通货紧缩的财富收入再分配效益。通货紧缩使实物资产的持有者受损,现金资产将升值;企业利润减少,部分财富向居民转移;政府财富向公众转移等达到收入再分配。
解决通货紧缩的积极方法,应以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为优先,再辅以政府配合扩大公共支出,才可望舒缓通货紧缩威胁。如,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公众预期和信心;采用结构性调整,平衡供给与需求等。
72.财政分税制的概念是什么?
财政分税制是指按照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在科学合理地划分事权,明确中央和地方税收管辖权的基础上,依据各种税收本身的特征和税源大小,征管难易程度,划分和建立中央与地方两个税收体系,实行分级管理,分别发挥各自税收对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调节作用,以确保各级政府职能顺利实现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体制,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也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从1994年起在全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所呈现的成效:一是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理财、抓效益、抓收入的积极性;二是在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打开了一个淡化"条块分割"式行政隶属关系的新局面,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开始走上不再按照企业行政隶属关系,而是按照税种组织财政收入的新轨道;三是在中央、地方关系方面,大大提高了财政分配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分税制的一般原则,一是中央与地方支出的划分原则。主要有:受益原则,行动对应原则,规模对应原则,均衡原则。二是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原则。主要有:效率原则,经济利益原则,适应原则,恰当原则。将全部税种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作合理的划分,明确归属的结果可形成三种形态,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分税制条件下的税收协调,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与纳税主体之间的税收协调,通常表述为税式支出;另一种是各级政府之间的税收协调,通常表述为转移支付制度。税式支出主要指通过减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而不采用现金补助方式,把财政上的利益给予某些人或某种行为。税式支出的主要形式有税收减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税收豁免、税收延期支付、优惠税率、加速折旧等。税收减免是税式支出的主要方面,归纳起来有政策性减免和特殊性减免两类。转移支付制度主要表现在,根据中央财政固定收入范围扩大、数量增加的情况,着重建立了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制度。具体办法是,中央税收上缴完成后,通过中央财政支出,将一部分收入返还给地方使用。
73.循环经济指的是什么?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74.什么是碳排放?什么是低碳经济?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与其他污染物不同,CO2的减排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目前,主要有3种技术方向和选择。一是采取化石能源的替代技术,主要包括清洁能源替代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核能目前已经被排除在联合履约和CDM机制之外);二是提高能效,进而通过减少能耗实现削减CO2 排放;三是碳埋存、碳捕获及生物碳汇技术。此外,税收等财政金融政策可以起到加速技术改造进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作用。
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第一次对全世界公开承诺量化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前一日,美国白宫宣布,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的临时性目标。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75.什么是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
所谓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入超",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样,一国政府当局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逆差将致使国内资源外流,对外债务增加。这种状况同样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
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76.产业结构指的是什么?产业升级指的是什么?
所谓产业结构,也称为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就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产业结构主要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决定和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类:(1)需求结构,包括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比例,社会消费水平和结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投资水平与结构等;(2)资源供给结构,有劳动力和资本的拥有状况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价格,自然资源的秉赋状况等;(3)科学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速度,以及创新方向等;(4)国际经济关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进出口贸易、引进外国资本及技术等因素。
产业结构高度化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产业结构高度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一般地说,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最适当的产业结构。其主要衡量标准包括收入弹性原则,生产率上升原则,技术、安全、群体原则。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在大多数国家农业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世界各国在工业化阶段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产业分类是产业结构的分类方法,在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四种:(1)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2)三次产业分类法,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3)资源密集度分类法,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当前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前景。(4)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为使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联合国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现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订本,它分为A-Q共17个部门共99个行业类别。我国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就是参照ISIC制定的,产业划分与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基本一致。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是指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以及各产业内部配置,如轻工业与重工业、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等。简单的说,产业升级就是从一种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到更优的产业结构,比如从传统的工厂发展为高技术企业。
所谓产业素质与效率,就是产业系统的质量。它是决定产业系统整体功能的主要依据。产业素质主要包括产业组织合理化水平和产业技术水平两个方面。
产业组织的合理化水平是产业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产业组织是否合理,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组织形式能否保证资源优化配置;二是产业组织形式能否保证资源有效利用;三是产业组织形式能否保持资源不被浪费。
产业技术水平即产业的技术进步状况和达到的现实水平,是产业素质的又一重要标志,主要通过产业技术装备状况和劳动者素质两个方面表现出来。(1)所谓技术装备状况,是从"物"的角度表明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企业在新的生产工艺以及新的机器、设备、仪器、工具等等生产手段的运用方面,所具有的能力和达到的水准。它表现为生产技术手段的变革及其带来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表现为新机器设备的纯粹技术性创新及其带来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表现为生产工艺技术的革新升级及其带来的产业生产过程不断完善和生存能力的持续增长等等。(2)所谓劳动者素质,是从"人"的角度反映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水平,通常包括劳动者的体质健康程度、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从反映产业技术水平的角度看,劳动者素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提供最大产出的能力;二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掌握及运用新技术的速度和能力。
77.什么是股份制?
股份制亦称"股份经济",即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伙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制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保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使用权转化为集中的使用权。股份制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股份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并采取了不同的具体形式。在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就出现了原始的股份制形式。到17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出现并有所发展,出现了以股份公司为特点的股份经济。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已达到相当高的社会化程度,几个乃至几十个私人资本,以资本入股或发行和认购股票的形式组成的股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
股份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公司。(1)股份制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利益主体,以集股经营的方式自愿结合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利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2)股份公司就是通过发行股票及其他证券,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经营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目前股份公司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股票市场,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78.先进制造业的内涵是什么?
"先进制造业"的说法,在统计分类和标准中没有确切的规定。从经济分析的理解看,它是"先进"的制造业,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产业的先进性。即在全球生产体系中处于高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通常指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二是技术的先进性,在技术和研发方面保持先进水平。三是管理的先进性,即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
从技术角度说,先进制造业还包括三个特性:一是集群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的集群化趋势不断发展,即同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制造企业在空间上有机地集聚在一起,通过不断创新而赢得竞争优势。二是信息化。当前,世界制造业正向全面信息化方向迈进,其新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化,产品的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智能化和系统化。三是服务化。在用户产业的需求进入"多样化"阶段以后,制造业从以"硬件(生产)"为中心向以"软件(服务)"为中心的具有综合工程能力 (产品 服务)的产业转变。
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讲,先进的制造业应该是符合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的产业。
统计调查方法
79.全面统计指的是什么?
全面统计,又称全面统计报表、全数调查,是由调查组织单位对其辖区范围内的所有被调查单位按照自上而下统一布置报表,由基层被调查单位调查填报,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这种调查方式是我国现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常用的。它包括全面定期报表和普查。全面定期报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常性统计调查制度。
80.什么是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一种了解全面情况的非全面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按随机的原则抽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总体的代表,然后以样本指标数值来推断总体指标数值的一种调查方法。它是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的科学调查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能够获得每一个对象全面、丰富的调查信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调查样本少,成本低,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种调查方法是国际上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数据之所以能用来代表和推算总体,主要是因为抽样调查本身具有其它非全面调查所不具备的特点,主要是:
(1) 调查样本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的,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能够保证被抽中的单位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不致出现倾向性误差,代表性强。
(2) 是以抽取的全部样本单位作为一个"代表团",用整个"代表团"来代表总体,而不是用随意挑选的个别单位代表总体。
(3) 所抽选的调查样本数量,是根据调查误差的要求,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样本的数量上有可靠的保证。
(4) 抽样调查的误差,是在调查前就可以根据调查样本数量和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计算,并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较高。
基于以上特点,抽样调查被公认为是非全面调查方法中用来推算和代表总体的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5 鄂ICP备05017375号-1 主办:湖北省鄂州市统计局 地址:鄂州市凤凰街道寿昌大道45号 邮政编码 :436000 电话:027-60830197 E-mail:ezstjj@ezhou.gov.cn 联系人:刘华良 联系电话:027-60830856 点击总量: |